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觀卦(20): 仰觀俯察

觀 -20 –仰觀俯察,標竿管理(Observing, Contemplating, Benchmarking)

卦名: 觀[風地] - 20
一. 易經原文
卦辭: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序卦傳: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雜卦傳: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二. 前言
觀卦的觀在做為卦名時音貫。在爻辭中則讀為官。劉蕙孫曰:「上以觀設教,下以觀化成。」觀卦是二陽四陰之卦,二陽在上,居此卦上、五之位,是大有可觀、以觀設教者,而為下之四陰所觀仰。故《序卦傳》曰: 「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來觀者,在下之四陰也,四陰在下有求於上之二陽,象徵考察進步有成的國家、組織、或公司之制度與文化,以求取、硏究其治理之道,下四爻是以觀化成者。。故《雜卦傳》:「臨、觀之義,或與、或求。」觀卦本身就有(上以觀設教)「與」及「求」(下以觀化成)兩義。
毓鋆師云:「易六畫成卦,其有深義焉。六爻各有其時位,故由六爻視全卦則或有六義焉,君子小人不一而是,在乎其修德如何耳!如大過 之初六,其自視也,則為至潔之茅,而可以柔克四陽之時艱。至於九四隆棟之時,則視己為棟樑之材,而以初六為它吝焉!又如乾之上九,亢龍有悔,其自悔過也。而由他爻視之,則欲極滅之矣!由爻位不同,故其自視、視人、(由人視己)者皆大異也。易道神妙變化,其在此乎?」自觀,觀人(民),觀事,觀物,以及由他人的角度觀己乃觀卦之妙,亦易理應用之訣竅所在。
觀有觀察、觀禮、觀光、參觀、和觀化等意義。觀光一語源自觀卦六四爻辭:「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觀察、觀禮、觀光、參觀等辭,是由下觀上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意;觀化則有由上觀下而化成之旨。
「伏羲乃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之宜,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1]」故知《易經》八卦之作原於「觀」的功夫。《易經》是研究象的學問,觀之際,要能「類情」,才能得到「觀」之用。一部《易經》就是「類情」的功夫。劉蕙孫曰:「故觀為六十四的中之主卦。…天下之事,無一不由觀主之,亦無一不由觀成之。如觀樂知俗,觀禮知教,觀風知化,觀過知仁。[2]」觀過知仁典出《論語、里仁篇》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一般人看他人的成功來看一個的能力,孔子卻看一個人的交友、黨派,和他所犯的過錯,來判斷其仁德。
觀之道要深入,即由「探賾[3]索隱,鈎深致遠」入手,此即「探索[4]」一詞之所由來,觀的目的是「以定天下之吉凶。」。《孫子》兵法、始計篇第一,指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而知已知彼就先要有其綱目架構,即「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者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察、計、校(較)、索情」,一言以蔽之觀也,兵法之觀也。視、觀、察是三個不同層次的觀。《榖梁傳》「常事曰視,非常日觀。」「觀、詳於視;察、密於視也。」視是一般的看,觀是仔細的去看不尋常的情況,而察則是反覆審驗查核。繫辭傳曰:「極深而硏幾也。」則是觀的最高境界。「校與較同。經、常也。如《中庸》九經之經。五事、即下:道、天、地、將、法是也。校、量也,又相角也。計,謂下七計。索、搜也、曲求也。情、勝負之情、兼敵我言。[5]
《易》道之觀始於「仰觀於天,俯察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通德類情」即天地人三才之道,繫辭傳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然後再繼之以「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的分門別類和觸類旁通之法,及復卦觀察入微的「小而辨」之術;終之以「極深研幾,通志成務」之功夫。繫辭傳曰:「極深而研幾。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讀易,無論觀象玩辭,或是觀變玩占,大意都是要知幾應變。不能知幾,一定是興味索然。甚麼是「幾」,繫辭傳說:「幾者動之微」,又說:「知幾其神乎」。然而「幾」由卦交顯示,卦爻源于太極,太極即在人心,知幾應當不難,但因蔽于形而下學,便轉易知而為難知。因此,讀易必須者眼干彬上學,打破時空的界限,誠心以求,始能得其全體大用。
硏究《易經》之訣竅在一觀字。繫辭傳上第二章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觀一卦之大象而玩味其卦辭和大象辭,或是觀其爻變而玩其爻辭之占斷和小象辭,都要知幾應變。繫辭傳曰:「幾者動之微」,幾不易知,故曰:「知幾其神乎」。然而「幾」示現於卦爻,卦爻源於太極所生之陰陽兩儀,太極陰陽輪轉不已,而其動之幾即在人心,惟有心誠以求之,始能得《易》之全體大用[6]
觀有三觀種對象:觀國、觀物、觀人。觀國者大至一國,小至一個公司、組織、或團體。觀物包括事與物,「事有本末,物有先後」。觀人先分「自知和知人」,再分觀言、觀行、與觀相三方面。
觀的方法則是以繫辭傳所說的「聰明睿知」為入手處。《書經˙洪範》云:「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是指通達人、事、物之理的才智。聰是指耳朶聽察的清楚。明是指眼睛看的明白。人都是耳朶先聽到閒言閒語而起了疑惑。耳聰目明要靠睿智之思,如此謠言自然能止於智者。屯卦卦辭曰:「利建侯」。就是斥侯(scout)、包打聽,要從各方面打聽第一線的消息。「舜好問而好察邇言[7]」,《詩經˙大雅》「先民有言,詢于芻蕘。」一個賢明的領導人能不恥下問,向割草砍柴的民眾詢問請教,以了解民意。《孫子》兵法以「始計」為首,以「用間」殿後,二者相輔相成。法家有「眾端參觀[8]」,其目的在擴大領導人的視聽,用以相互驗証,自然能夠耳聰目明。
明者,在天則以日月為明,因為日月最易為人所見,是代表天地間陰陽變化最為明顯的物體。易字的字型上為日,下為月,故又曰「日月為易[9]」。明者,在人則是視察人、事、物的智慧。常人都有「貴耳賤目」的毛病,輕乎眼見為憑近在咫尺的事實,而好聽信遠方未經察証的傳聞。明於人者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10]」。明於事者,善於判斷物之本末,分析事之先後,因而得掌握事物的本末先後,故能近於道[11]。沒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個性、能力、和品德)的人是愚人,註定會失敗。知人之明為成大事之必要條件。這包括了遴選部屬、選擇老板、和找尋適當的合作伙伴。所以毓鋆師曰:說「知人之明是群德之本」。
《左傳》中記載季扎觀樂知俗之例,乃是觀國也(見附錄 二)。公元前544,為了表示吳國的友好,吳王派季札出訪諸國。到了魯國,季札向魯君表達了來意。禮儀完畢,魯君請他觀樂。演奏《周南》和《召南》,季札說:「美啊!雖辛勞但無怨言,從音樂中聽出,這是周朝王業創建初期。」樂工演奏《衛風》,季札說:「美啊!雖遭坎坷但其精神不困頓頹唐,我聽說衛康叔,衛武公的德行就是如此,這是《衛風》吧?」演奏《鄭風》,季札說:「這個國家恐怕要滅亡吧?歌聲反映出這個國家政令苛細,人民難以忍受。」又演奏《小雅》、《大雅》,季札說:「樂曲寬緩,和諧安樂,這是周文王的美德!」看到舞《韶箾》,季札就知道這是最後一個了,說:「上天覆蓋著眾生,大地承載著萬物,這表現的一定是舜的美德,沒有更高的了。觀樂就到這裡吧,如還有別的音樂,我不敢再欣賞了(嘆為觀止)。[12]
《中庸》云:「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國家將要興盛,必有賢德之大臣當政。國家將要滅,必有執政者以怪、力、亂、神來蠱惑人。此亦觀國之術也。
觀人之術以孔子最為高明和實際。《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是隱匿,音搜。這是正統的觀人之術,也是「知人知明」的方法。「視其所以」是視看已經做了什麼事;「觀其所由」是仔細深入觀看因為什麼原由做了此事;「察其所安」是審察行事之人的安止之處。依據《說文》和《廣韻》,「安」訓為靜也、徐也、止也。一般的註將安解釋為心安理得,將視、觀、察解釋成由看外在之事蹟到察內在的安心處,這三個層次。然而人心是可以輕易看的到嗎?孔穎達曰:「言觀人終始,安所匿其情也。」孔氏以終止訓安,將所以、所由、所安當成行事時在時間上的三個階段:所以是行事的原因,所由是行事所採取的手段和過程,所安是指行事之最終目的。孟子的觀人術是「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13]」孔子則是「聽其言而觀其行[14]」。
魏文侯問李克如何決定二位宰相人選時,他沒有直接回答,只提出了如下的觀人術:「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15]」李克觀人之術是平居時看他親近什麼人,有錢時看他如何布施其財富,有官位時看他推舉什麼人材,窮(無位)時看他是否能有所不為(不會不擇手段去爭取地位),不貪求,貧(無財)時看他是否能不取不義之財。《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贊君子窮而不濫、能有所不為,此「窮視其所不為」。達視其所舉最難,許多組織不能更上一層樓,就是居要位者,不能蔫舉比自己強的人才。
《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在第一章中即以「智、信、仁、勇、嚴」為選將之準則,此亦觀人也。這五德在於兼備,不可偏廢,賈林的註解便指出了偏於一德之弊。而各家註解略有不同,值得深玩:
1. 曹操曰:將宜五德備也。
2. 李筌曰:此五者爲將之德。故師有丈人之稱也[16]
3. 杜牧曰:先王之道,以仁爲首,兵家者流,用智爲先。蓋智者能機權、識變通也。信者,使人不惑於刑賞也。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勇者,決勝乘勢,不逡巡也。嚴者,以威刑肅三軍也。楚申包胥使於越,越王勾踐將伐吳,問戰焉曰:「夫戰智爲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則不能知民之極,無以詮度天下之衆寡。不仁則不能與三軍共飢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大計也。」
4. 賈林曰:專任智則賊,偏施仁則懦,固守信則愚,恃勇力則暴,令過嚴則殘。五者兼備,各適其用,則可爲將帥。
5. 梅堯臣曰:智能發謀,信能賞罰,仁能附衆,勇能果斷,嚴能立威。
6. 王晳曰:智者,先見而不惑,能謀慮,通權變也。信者,號令一也。仁者,惠撫惻隱,得人心也。勇者,徇義不懼,能果毅也。嚴者,以威嚴肅衆心也。五者相須,闕一不可。故曹公曰將宜五德備也。
7. 何氏曰:非智不可以料敵應機,非信不可以訓人率下,非仁不可以附衆撫士,非勇不可以決謀合戰,非嚴不可以服强齊衆,全此五才,將之體也。
8. 張預曰:智不可亂,信不可欺,仁不可暴,勇不可懼,嚴不可犯,五德皆備,然後可以爲大將。
觀物之用亦非易事,要有廣博之知識,更要有創意。《莊子》書中有如下的故事: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不使手凍傷的藥),世世以洴澼絖(洗衣)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據說,多年以前,有對猶太父子被關進集中營,當時,猶太人所有的家當都被納粹沒收了。爸爸對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我們的腦袋,記住,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讓它大於二的方法。」數百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父子倆憑意志力活下來。後來他們來到美國,白手起家,在休士頓做起銅器生意。有天,爸爸問兒子:「你知道一磅銅的價格多少錢嗎?」兒子很精確的回答:「三十五分錢。」爸爸說:「這不是我要的答案。整個德州的人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三十五分錢,你身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一磅銅是三塊五美元。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吧。」父親去世後,兒子一樣經營銅器生意。他不只把銅做成門把,也做成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和奧運獎牌。一磅銅曾被他賣到三千五百美元。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家銅器公司的董事長了。他始終奉行著父親的教誨。真正使他「點石成金」的,是紐約的一堆垃圾。一九七四年,美國政府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所造成的廢料招標。但因為紐約的垃圾處理環保規定非常嚴格,弄不好就會被起訴傾家蕩產,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投標。這位董事長聽說此事之後,立即飛往紐約,看著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當場與州政府簽了處理廢棄物的合約。許多人都在等著看他笑話,都認為承包這個生意,吃力不討好。不過,猶太人立即著手組織進行廢料分類:把廢銅料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精采的是,他一點廢料也不浪費,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稱之為「自由之塵」。幾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超過三百五十萬的美元現金[17]!生在猶太家庭裏的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負責啟蒙教育的母親們幾乎都告訴他們逃難時唯一能帶走的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是人生無價的財富。中國人和猶太人是兩個最重視教育的民族。
三. 經文解釋
【卦辭】盥而不薦,有孚顒[18]若。
【彖辭】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19], 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祭祀是古人最重要的典禮之一,能觀察到一國一家的文化與禮儀之盛。故觀卦之卦辭以觀察祭祀之禮為例子。認為在觀察祭祀之禮時,最應重視其在祭禮之前洗手之盥禮,這一個小動作,代表祭祀時有誠敬、潔靜之心為最重要。而不只是觀注在祭祀時奉獻酒食之薦禮。薦禮雖然繁複熱鬧,但卻不是祭祀之精神所在。俗語說:「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也是這個意思。我們在參觀訪察時,應注意隱微而關鍵之處,才能真正學到他人的長處,而不至於只看到表面。在盥禮之時有孚信存於心中,在下觀禮的人必能感受到,而生仰慕之誠。故觀卦之卦辭曰:「盥而不薦,有孚顒若。」《論語、八佾》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其義與觀卦同。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能夠將萬物的妙用發揮出來的功能便是神。我們觀察天地之間神奇的道理,以四季變化而沒有差錯,最令人驚奇。有智慧的領導者,要能以制度、教化、和自身的表現為典範,而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天下的民眾,使萬事萬物神妙之功能皆能被激發出來,這才是最高的領導術。是以觀卦彖傳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王弼注曰:「觀之為道,不以刑制使物,而以觀感化物者也。」孔穎達疏曰:「天既不為而成,聖人法則天之道。唯身自行善,垂化於人,不假言語教戒,不須威刑恐逼。在下自然觀化服從。」「四時不忒」是指四季的變換沒有差錯。「以神道設教」是指在上位者能以身作則,行不言之教,故能使民眾潛移默化。後世誤解「以神道設教」是用鬼神、宗教之說,以為其愚民之術,並非彖辭之原意。神又可解釋成有遺德在民的聖賢。
「為政不在多言」,在於多看、深思、力行。毓鋆師曰:「能識機、知機,則一句話就能解決問題。我們讚美一個人練達了一句話,就一鳴驚人,為『機峯』,讚其為能言語之高峯。一個人說話能正中要害,則一箭就中的,我們則稱之為『機鎽』。為文亦是『貴精不貴多,〈陋室銘〉、〈愛蓮說〉』。」

【大象】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20]方,觀民設教。
風代表號令,而且是在地上吹動。省音醒,訓為省察。先王省視萬方,觀察人民的風俗和歌謠,以了解民情,做為教導、教化人民的基礎。《毛詩、大序》有云「風,風(諷)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上以風化下,下以風(諷)刺上。」觀卦是巽卦在上,坤卦在下,代表風在地上吹,順者地形而能深入各種縫隙。我們在應用上,因風行地上而聯想到觀察四方,觀察、省察其民情,因其民情而設教化之方,故大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序卦傳】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臨是陽氣在下逐漸增強壯大,然後有可以為人表率,而為他人所參考,所以臨卦之後是觀卦。

【雜卦傳】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臨是上對下,觀是下對上。然上下之往來必有給予和要求,即權利和義務。杭辛齋曰:「頤之觀頤,剝之觀象,及咸之觀其所感,恆之觀其所恆,萃之觀其所聚,皆與觀有關,皆和『興求』有關。[21]

【爻辭】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小象】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初六「童觀」,觀察的眼界太小,沒有宏偉的視野,就能力不足的小人來說還不算有什麼過錯,但對於有潛能的君子,若不能有宏觀開擴的眼界則就令人惋惜。故初六爻辭曰:「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小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初六離九五、上九這二個可觀之爻太遠,故其能觀察學習到的東西是有限的。但是有才識之君子則能看到真正值得學背的精微之處。清末洋務運動,欲「師夷之長」,始則如曾國藩者先觀看到「輪船之速,洋炮之遠」,因而重視「船堅炮利」等器物之引進。到了李鴻章則已進一步認識到「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莫如覓制器之器。」到了張之洞則已注意到了「西藝」以外的「西政」,如教育、賦稅和工商等制度[22]。日人福澤諭吉(1835~1901)為日本明治時代的大教育家及思想家,是日本西化的啟蒙大師。他出身於貧窮的武士家庭,他曾三次隨幕府使節遠渡歐美汲取新知、開拓視野,二十三歲就創辦了慶應義塾,即慶應大學的前身,培育了推動明治維新的幾個重要人才。日本人為了紀念他將其肖像印在1萬日元(最大面額)的日本紙幣上。福澤向西方學習的做法極為深入,「因為他看到了事物『背後的背後』的原因:軍事強大的背後是國力,國力的背後是經濟和科學技術,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背後是國民素質,國民素質的背後是教育,真正的教育的背後是學術自由,因為只有學術自由才是產生和聚集大量國民智能的唯一辦法。[23]」福澤諭吉和張之洞,都充分意識到教育對於國力的重要性,兩人都著有《勸學篇》。福澤諭吉的勸學是勸國民大眾去學,希望民眾真正懂得人的權利和尊嚴,而張之洞的勸學則勸官僚政客去學,希望他們改變觀念去拯救國民。[24]《春秋》重人,故盛讚宋人與楚人平一事。」即是強調人民主權和求生存的價值。
深於世故的老油條,善於察言觀色,撿你喜歡聽的話來說,說什麼都不是真的,讓你難以觀察到事實的真象。童觀有時有其童言無忌,真實不虛的可愛一面。《安徒生童話》有如下的故事:

有一位國王,很喜歡穿新衣服。有一天來了兩個騙子,跟國王說他們能織出一種很特殊的布來,這種布是不適任目前工作或智慧不足的人所看不到的。於是,國王很高興的請他們織了這種布來縫製新衣。國王脫掉舊衣裳,穿上了新衣服,並到街上去出巡。沿途所有的臣民都讚不絕口,只有一個小孩子指著說:「國王並沒有穿衣服啊!」

「國王新衣」與趙高與秦二世「指鹿為馬」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處。《莊子、徐無鬼》有一段黃帝問路於馬童的故事:

黃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方明為御,昌宇驂乘,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遊於六合之內,予適有瞀病,有長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車,而遊於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遊於六合之外。夫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黃帝曰:「夫為天下者,則誠非吾子之事。雖然,請問為天下。」小童辭。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安徒生童話》的故事指出童言無忌,因其直言不諱,反應出成人的虛偽造假。《莊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可因年紀小、地位低而輕視童稚之言,因為有生而知之者。由這兩個故事來看,「童觀」豈可輕視之。
股市有個「擦鞋童理論」,老甘迺迪(美國總統John Kennedy的父親) 去擦鞋時,擦鞋童向他報明牌,老甘迺迪回去就把股票賣光,他認為,連擦鞋童都玩股票已是股市泡沫化要來臨之徵兆,果然,不久就發生了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此因童觀而反向操作之例。
【爻辭】六二,窺觀,利女貞。
【小象】窺觀女貞,亦可醜也。
六二是偷偷的觀察,如果是女子保持其「貞」正的矜持,不便大大方方地去考察自已喜歡的對象,則還說的過去。然而正人君子若不依正道去考察,而是偷偷摸摸地去偷看、偷學東西,這就是見不得人的醜事。故六二爻辭曰:「窺觀,利女貞。」小象曰:「窺觀女貞,亦可醜也。」

一個人若是眼光短淺、未能深入了解事情, 則難以明瞭其表象之下真正結構性的問題及事物之實象。若是偏執一端、不夠廣博,未能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 則難以縱覽全局見到事務之全貌。坐井窺天,則曰天小[25];以管窺豹,只見一斑。皆見樹不見林(Fail to se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此皆窺觀之失也。
曾國藩以有知人之明著稱,據說還著有一部名為《冰鑑》的書,論述文人看相方法的精要。《冰鑑》是「以冰為鏡,明察秋毫;以神為綱,相骨識人。[26]」曾國藩相術口訣為:
〈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氣宇,富貴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二〉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涵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冰鑑》第一章(見附錄 三)中有一段觀人之術特別發人深省,與一般之相法不同:「凡精神,抖擻處易見,斷續處難見。斷者出處斷,續者閉處續。道家所謂『收拾入門』之說,不了處,看其脫略;做了處,看其針線。小心者,從其做不了處看之,疏節闊目,若不經意,所謂脫略也。大膽者,從其做了處看之,慎重周密,無有苟且,所謂針線也。二者實看向內處,稍移外便落情態矣,情態易見。」
然而曾帥亦有看走眼的地方。曾國藩的夫人在為其小女兒選女婿時(可能是小說家所杜撰),顯現了女子特有的心思,是男性所不及者,可為此爻所說的「窺觀」做一反面的註腳[27]:
曾國藩共有五個女兒,前四個女婿都沒選好,所以也很愧咎。他反省後認為這是因為「過去選女婿,其實不是選女婿本人,而是選父親。父親好,並不能保證兒子就一定好。還有,過去選婿是在他們還是小孩子,沒有長大成人前就選定了。小時後聰明可愛的小男孩,長大後不一定能有所成就,或是做個好丈夫。」 曾國藩欲將小女曾紀芬許配給其老友聶亦峰的兒子,即當時正在江南機器制造局當委員的聶仲方。曾國藩的夫人歐陽氏堅持這次要親自與女兒親自觀察、考察這位可能的女婿人選。於是曾國藩請聶仲方來家裡談天,歐陽夫人帶著女兒在屏風後面聆聽,並通過屏風的縫隙,將聶仲方好好打量了一番(此即窺觀)。不論是外表和談吐,歐陽夫人和女兒曾紀芬都很滿意。 留下來吃晚飯時聶仲方知道曾國藩不大喜歡多喝酒的文人,遂滴酒不沾(由此可見觀人之難),放開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三大碗飯。屏風後的歐陽夫人看了認為這個青年人不喝酒,能吃飯,是正派、身體好的象徵。吃完飯,喝過茶後,聶仲方起身告辭。曾國藩家人捧出十段各種顏色花紋的洋布,曾國藩指著洋布說:「紀澤的娘(指曾紀澤的母親,即曾國藩的夫人)過去與你母親熟,又見過你的兩個姐姐,她要給她們三人各送一段衣料,不知她們喜歡什麼花色和布料,你給她們各挑一段吧!」聶仲方將十塊布料,一塊一塊得仔細地看著摸著,最先挑出一段黑色的毛織呢布料,說:「我母親素來不喜歡花花草草,平時家居愛作男子裝。這段黑呢布料給她做衣服好。」 又挑起一段米色小花格子的絨洋布,說:「我大姐三十歲了,生了兩個孩子,她愛美,又頗穩重,這段小花格子布給她最好。」最後挑了一段黃底綠葉粉紅桃花亮閃閃的緞子,說道:「二姐明年出嫁,她又愛俏,這匹緞子給她做嫁妝最合適。」 當曾國藩把聶仲方選布匹的情形告訴夫人時,歐陽氏徹底放心了,她心想這男孩心眼細,對女人關心,世間少有,今後一定會對妻子體貼照顧。這樣的女婿打起燈籠也難找啊!她催丈夫即刻給聶亦峰發信,定下這門親事,準備明年就將女兒嫁出去。 曹雪芹自述《紅樓夢》之作的原因是:「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我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日,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負罪固多,然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並使其泯滅也。所以蓬牖茅椽,繩床瓦灶,並不足妨我襟懷;況那晨風夕月,階柳庭花,更覺得潤人筆墨。我雖不學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破一時之悶,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這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是女性,了解女性之觀點是在齊家治國、經營管理、和行銷上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
【爻辭】六三,觀我生,進退。 【小象】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智者必需同時觀時和觀己,以明進退出處之道。智者於外觀時,以明進退之機;智者於內觀己,以反省自己是否有可進之才德。六三爻強調自知之明的觀己。「觀我生」者,觀省自己的人生志向和才德,才知道如何進德修業以為時用。

六三在下卦之上,有可進於上卦的機會,但也因在下卦之上,故也有可能不進則退。此時向先進之上九、九五觀察學習,以決定自己在生存發展上,應該進或退的時機和方向,如此就不至於離開了(失了)正道。故六三爻辭曰:「觀我生,進退。」小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王弼注曰:「生,猶動出也。」孔穎達疏曰:「或動、或出,是生長之義。」也就要觀察自己的舉動和出處,是否一直有所長進(成長和進步)。
有一個人經過一地方,看到有一群工匠正在施工,於是他好奇的停下來問第一個工匠:「你在做什麼?」第一個工匠回答說:「我在砌磚。」他接著問下一個在做同樣工作的工匠:「你在做什麼?」,第二個工匠回答說:「我在建一道磚牆。」沒走幾步他遇到了也在做類似工作的第三個工匠,於是又問說:「你在做什麼?」,第三個工匠回答說:「我在建一座給人朝拜的廟宇。[28]」這三個工匠雖然是做同樣的工作,但是他們「自觀」其工作的角度(perspectives)和眼界卻大不相同,因而也將會決定他們未來的成就。這與行銷學中常說經營美容產品的企業,不是在賣化裝品,而是在推銷美麗的夢想類似。知名的玫琳凱(Mary Kay)化裝品公司更將公司的使命(mission)提昇到「豐富女性的生活」(Enrich women’s lives[29]) 的層次。如何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胸襟而不至流於狂傲自大,是個人和企業在自觀時,要善於拿捏的。
佛教天台宗在修行上有「止觀」之法,道家有「觀復」之道和「內視反聽[30]」之方。儒家有「在明明德」的《大學》之道、及《中庸》君子慎其靈明之性的「慎獨」修為,和「反身而誠」的「自誠明」之功夫,此皆「觀我生」也。《心經》「觀自在菩薩」,反觀觀自性,以「求其放心(放逸之心)」,得其本來面目。《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oom-ma-net-beh-meh-hong)[31]」其音有如英文的“Is anybody home?[32]”有義有如襌宗參話頭,要修行者自問「主人翁何在?」這是巧合嗎?

道家有「觀復」之法源於《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其原文如下:

致虛極 守靜篤
萬物並作  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 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 靜曰復命
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沒身不殆

宋儒、程顥「秋日偶成」一詩,有「萬物靜觀皆自得」一語,此理學家觀的境界: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爻辭】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小象】觀國之光,尚賓也。
六四鄰近九五,九五是觀卦之主。六四為其上賓,能就近深入體察學習。欲觀者必慎選前往考察的人選,才能觀得所觀事物之精義。而被參訪的組織也應妥善接待來觀訪者,冀望其將來可為兩個組織之間溝通的橋樑。故六四爻辭曰:「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小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企業間互相觀摩,雖有顯示實力以謀求合作伙伴的動機,也需要防著對方竊取商業機密所謂「良賈深藏若虛[33]」是也。

日本一家速食業者曾派出一團幹部到美國考察相關產業,他們經常出奇不意,在下午二點,一窩蜂地到一家速食店點一大堆餐點,此時其員工都已經在半休息的狀態下,他們趁此觀察這家店裡的員工如何應變此一突發的狀況[34]。要善於觀察可需要下不少功夫才行。

《論語‧衛靈公》孔子曰: 「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是說如果我對某個人有所讚譽,那一定是我已經試驗過了他的德能。《論語‧公治長》孔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我們想要重用一個人,不能只根據他的言論就做出重用此人的決定。應該指派給他一系列具體而微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然後從旁仔細觀察以確定其人真的是言行相符,能堪大任,再正式加以重用。這是用人與觀人的道理。所謂「如有所用,必有所試。[35]」也是相同的道理。此一道理可以更進一步用在開發新產品和推動新制度的決策過程中。我們應透過雛型產品(prototype),來檢驗觀察產品的功能和市場的反應。用試行計劃(pilot project),來檢驗新制度之成效和推廣時可能遭遇到的困難。

《論語•述而第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觀人如此,觀國亦然。六四得以就近觀察在上之九五和上九,必須看到其利弊得失,要能探賾索隱、鈎深致遠,方能極深研幾,小而辨,找出不同現象時之異同和類別,「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質性研究學者強調我們在觀察到事物的現象時應「深思,而更深思之(Think deep, and deeper.)」要能在不疑之處有疑(principle of suspicion),並以不同的角度(multiple perspectives)和理論來透視我們蒐集來資料之中的現象,根據其情境(context)了解其背後之意義,最後能找出問題背後最底層的機制和結構,以掌握成敗的真正關鍵因素(critical success/failure factors)[36]

【爻辭】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小象】觀我生,觀民也。

朱註曰:「觀者,有以示人,而為人所仰也。」王弼觀卦九五爻的注曰:「居於尊位,為觀之主,宣弘大化,光于四表,觀之極者也。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故觀民之俗以察己道。百姓有罪,在予一人。『君子』風著,己乃『无咎』。上為化主,將欲自觀,乃『觀民』也。」孔穎達疏曰:「四海之內由我而化,我教化善,則天下有君子之風。教化不善,則天下著小人之俗。」九五爻處於五的中位,王弼認為是觀卦的主爻,負有宣揚教化四方民眾的責任,是發揚觀的效用於極致的一爻。在上位的人若能致力於教化,其效果可以是很快而普遍的。就好像風吹過時,草必然會受影響而低頭。孔子說:「草上之風必偃」清朝的曾國藩於《原才》一文中說:「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先王之治天下,使賢者皆當路在勢,其風民也皆以義,故道一而俗同。」即是取觀化之意。在九五之尊的人,要看自己管理、治理是否得當,應當觀察其人民或部屬之風氣和習俗,在下者若是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則應該反省,是不是組織之規章沒有界定清楚行事之準則,或是平日的教育訓練不足,還是領導人自己的言行不足以為模範。自己修行而有道,行君子之行,才能夠沒有過錯。故九五爻辭曰:「觀我生,君子无咎。」小象曰:「觀我生,觀民也。」孔穎達疏曰:「觀民以觀我,故觀我即觀民也。」

【爻辭】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小象】觀其生,志未平也。
上九雖然不在九五之中位,但因為居九五尊位之上,故仍為在下之四陰所觀仰。占者不因處觀卦上九之終位,而意志消沈,而能行君子之道,慎始誠終,進則更能秉其剛健之性,而生貞下起元之志。上九言「觀其生」而不言「觀我生」,是因為居觀卦之上,已超脫於物外,雖然仍然回顧自己的一生,但己經沒有什麼自我意識,只是再檢討有沒有什麼仍未達到的志向,還值得繼續努力。故上九爻辭曰:「觀其生,君子无咎。」小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觀其生」的「其」所指為何?「生」又是什麼意思?「其」可以解釋為「其他」,而「生」可以解釋為生生不息之「生」。觀卦上九已至上卦之終,應有「亢龍有悔」之意,然而有悔,並非退休之後,什麼都不做了。觀卦上九爻已至觀卦之極,考慮如何轉換跑道,另謀退休後人生事業的第二春,做一些不必再為「衣食」謀的事情。
廣達總經理王震華在2007年8月24日離開全球最大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廣達時,所發出的離職信中提及:「若以產業面的大架構來看,IT(按:資訊科技)產業是台灣人的產業,尤以NB(筆記本型電腦)為最。可惜的是Notebook(筆記型電腦)各ODM(委託設計製造)大廠卻淪落至保五、保四(按:保持4~5%的利潤)的困境,難道沒有其他的方法與策略可以改變扭轉這種不公平的窘境?其實答案在各個企業主的心中 - 『心胸決定格局,能捨才能得』。PC(個人電腦, 按:Personal Computer,)如何從Price Cutting(價格競爭)變成Profit Creation(利潤創造),NB(Notebook) 如何從Nonsense Business 變成Nice Business,都在我們的一念之間。[37]
六三爻與九五爻皆是「觀我生」,九五爻以觀民來「觀我生」,其時我執也去了一大半。在上九之際,我們心念一轉,則在觀念上置身事外,超然忘我,能以更大的格局來看事情,故曰:「觀其生」。此時己去掉了六三爻和九五爻「觀我生」的「我執」,故有峯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氣象。

《易經》始於乾、坤二卦而終於未濟卦。未濟是指還未到達至善的境界,「止於至善」乃大學之道的終極目標。至善未至,故志未平也。《論語、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小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中國人之職志在天下平,天下未平,則志亦未平。志未平,則需觀察其他生生和生財之道,以圖平天下之計。志未平者,非為一己之私志,故「君子无咎」。

以消息卦的順序而論,觀卦之後是剝卦, 觀卦上九爻在上,所見者遠,預見在下四陰、小人的勢力日增,其勢不可止,九五爻將化為陰也,剝卦的剝落之形將成。「觀其生」者,欲早做準備另謀東山再起之策也。

四. 總論
王弼《周易略例、卦略》曰:「觀之為義,以所見為美者也。故以近尊為尚,遠之為吝。」在觀卦中,初六、六二、六三、和六四,四個陰爻,愈靠近九五和上九兩個在上的陽爻,則愈可以就近觀察,深入的學習上國之風光。所以六四、六三之位,以其爻辭來比較,要比六二、初六為佳。
觀卦有六三爻的「觀我生」,九五爻的「觀我生」,和上九爻的「觀其生」。不易解讀。實則觀卦此三爻的「三觀」之「觀生」與《大學》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在」相應。六三爻「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此「在明明德」也; 九五爻「觀我生,觀民也。」,此「在親民」也; 上九爻「觀其生,至未平也。」,此「在止於至善」也。至於「九四觀國之光,尚賓也。」則是君子珍惜參觀上國之光的機會,以學習謀求治國、平天下之道。此觀卦由六三至九五的必經歷程。熊十力云:「《易》之觀卦,對於人生之觀察、深微至極。…《易經》包含萬有,而反己是其骨髓。觀之三爻,皆反己也。其可忽諸。[38]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小智自私,賤彼貴我;達人大觀,物亡不可。」所謂的「達人」不會只看事物的局部,而是能以整體性,從各種角度來深入觀察檢視整件事情的發展,巨細靡遺,所以對任何事物都不會判斷錯誤。達人這一說法傳到日本,延用至今,據劉黎兒的說法,現今日本人口中的「達人」,是指依其豐富經驗及長年的鍛鍊,進而心神領會該領域真髓的專家、高手、或大師。劉黎兒觀察,日本政府意識到要注重達人,主要是因為日本已經發現這種源於多元價值的創造力、自發性的研究力,持續的觀察力的「達人精神」,這不但是日本社會最重要的文化財產,同時也是日本在二十世紀末經濟泡沫化後,要在二十一世紀持續創新的主要力量[39]。如何觀人、觀(事)物?如何深入觀察研究?從什麼角度去觀察、去分析?都是管理者應有的修養。
下面這樣一段歷史故事[40],提醒我們如何深入分析所觀察到的表象,才是觀的核心能力所在:
荊莊王欲出兵攻伐陳國,於是派遣沈尹樹前往察觀其國情之強弱。沈尹樹視察回來後回報荊莊王曰:「陳國城郭修建的很高大,護城河很深;倉庫糧食很充裕,士人都很好學;婦人也都打扮的很漂亮,閒著沒事幹。」 莊王曰:「其城郭修的高大,護城河很深,代表陳國防備很堅固。他們倉庫糧食很充裕,則他們人民的糧食必然充足。士人都很好學,必定能為效力。婦人都打扮的很漂,其財富必然充裕。我們不可攻伐陳國。」沈尹樹曰:「陳國可以去攻伐。陳國是個小國,他的城郭高、溝洫深,必然是動用許多民力才修成的,一定造成了人民的疲憊不堪。他們倉庫蓄積多,是因為賦稅聚斂很重的原故,所以人民一定很怨恨在上的當政者。士人都很好學,都是想藉機會升遷,必然勾結外援,惟恐天下不亂。婦人打扮的很漂亮,閒著沒無所事事,他們先生的薪水一定不夠他們花用。我們若興兵攻伐之,陳國必定可以攻取下來。」莊王聽了覺得有道理,遂出兵進攻陳國,輕易的就將陳國取下了。
《呂氏春秋》以此事為例,評論曰:「事多似倒而順,多似順而倒。有知順之為倒、倒之為順者,則可與言化矣。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天之道也。」很多事看似違反常理,但事實上卻是能順通無阻。有些事看似很順當,但事實上卻有很多窒礙難行之處。能將事理的「正反倒順」參照來看,看見「順」當之理中的「倒」,及「倒」反之理中的「順」,這種人才能和他談論政事上的教化和變通。人、事、物,若其長處到極點,反而成為其短處;若其短處到極點,反而成為其長處。這是天下必然的道理。
張載曰:「書須成誦。精思多在夜中,或靜坐得之。不記則思不起。但貫通得大原後,書亦易記。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新益,則學進矣。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41]」此乃觀書之道,「於不疑處有疑」的態度亦為觀事時應有的態度。觀事有幾個境界:
1. 凡事莫不關心,不疑有它。
2. 看到事物表面,而不深究其理。
3. 有「事出異常,必有詭詐」的警覺。
4. 於不疑處起疑,而不是疑神疑鬼。

據說有一家製鞋公司派了二名業務員分別到一個落後的非洲地區去考察,發現那裏的人民都是赤足,不穿鞋子。回來之後,員工甲向老板報告說:「那裏的人都不穿鞋子,我們根本沒法到那賣鞋子。」員工乙則立刻以回報說:「快送鞋來!那裏的人都是赤腳大仙, 不知穿鞋的好處,這地方真是鞋子市場的處女地,有這種天賜的良機,我們得趕快進入這市場,趁競爭者還沒注意到之前,搶到先機。」

1990年初統一派了一批企管碩士學位的經理人去大陸考察,經過精密的分析,認為暫時不能在大陸市場做方便麵(泡麵、速食麵)的生意。而鼎新這家小公司經過一番研究,卻於1992年搶先建立第一條方便麵生產線,打出「康師傅方便麵」之品牌一炮而紅。
以上兩個故事,是告訴我們,在深入觀察人、事、物之後的分析階段,必需要從正反兩面來思考所觀察到的現象,才不致於人云亦云,做出錯誤的判斷。杯中有水至半(Is the glass half empty or half full?),是半滿或是半空實繫於一心(如圖 1)。有以半滿為足的樂觀者(optimist),有以半空為憾的悲觀者(pessimist)。務實者(realist)則是根據其目的而決定應以何心態視之,故《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以為學而論:視其為半空者,雖有而常存不足之心,故能日進;視其為半滿者,未成而有自足之態,不復進矣。以修道而論:視半杯為滿者,「知足不辱、知恥不怠」; 視半杯為空者,「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老子》曰:「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倚。」此老子觀福禍之道。中文的「機」字,有危機和轉機二義,企業家和政治家在面對挑戰時於此機字,不可不三思之。

1 杯水半滿或半空[42]
標竿管理(Benchmarking)是1990年代流行的程序改善方法之一,包括一套將自己產品和服務的流程,與競爭者和其他行業領導者相對比的過程。標竿管理即是觀也。觀有可分為觀人、觀事、和觀制度;又有有觀微知著之觀,和由大觀小之觀。觀可以是由下向上的觀摹和學習(如初六到六四這四個爻),也可以是上對下的觀化和教導(如九五和上九)。觀者可從由內向外而外觀,更應有自我反省的修為,由外向內「觀我生」的內觀;進而內外參觀達到「內聖外王一也」的境界。
2003年4月,台商燦坤的在大陸的首家3C(即電腦、通信、和家店產品: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賣場在上海正式開幕,吳燦坤發下豪語,「五年內將在大陸開店一千家,打造出一個『世界通路』。」燦坤以每月開設兩家店的進度快速擴張,進入上海不到半年,就擁有十一家分店。大陸家電零售業面對燦坤的入侵,均嚴陣以待。在浦東發跡、將上海作為發展基地,當時擁有三十多家店面的永樂電器,則最為緊張[43]。永樂電器董事長陳曉在中國內地素有「鐵算盤」的封號,憑著精打細算,朝九晚九每天工作十二小時的苦幹精神,永樂在華東闖蕩出一片天地。在永樂家電位於浦東康橋的公司總部,牆上到處掛著很有哲理性的標語:「5%的人主動思考,5%的人認為在思考,5%的人被迫思考,其餘85%的人討厭思考。[44]」永樂的思考,不是思而不學的空想。陳曉要求幹部「立刻去學」燦坤賣場的風格模式。永樂在燦坤創始店開幕之初,就暗地裏派幹部前往觀摩學習。當時燦坤並未將永樂放在眼裡,「甚至覺得對方員工貌不驚人,不構成威脅,想學就來學吧!」結果燦坤的商品低價促銷策略、商品包退概念、退貨服務方式,都讓永樂學去了。永樂的主管也學習到每逢星期假日,要到各分店親自體驗現場感受,並深入了解各類商品銷售和進貨的情況。
在學習燦坤的優點之外,陳曉還要求其部屬「找出燦坤的缺點」。永樂幹部走進燦坤在上海的門市,發覺其店內動線凌亂、走道擁擠、品牌區隔不清。永樂經由學習、改善其店面使其空間寬敞、樓層品牌區隔明確。故吸引了很多人由燦坤轉到永樂購物。據市場統計,燦坤3C在上海的十六家門市店月銷售額相加也僅在人民幣一千萬元左右,大致相當於永樂上海一家門市店的月銷售額。經過兩年的市場考驗,上海燦坤賣場因經營不善,在2005年7月初決定把旗下三十一家的店面,以人民幣一億四千萬元賣給了兩年前前來參觀模仿的永樂。「觀上國之光」時,經常只見到表面的「船堅炮利」,而忽略了其制度和文化的內涵;最容易只看到其優點,而忽略了其缺點。永樂的陳曉,不但能師法他人之長,還能以他人之短為借鏡,來改進自己的企業,可說是位善於觀的企業家了。
《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45]。」人與人之間和企業之間都應透過互相參觀訪問,進一步了解他山可以攻錯之石[46],做我們做人、做事、和企業管理上精益求精的方法,這些都是《易經》觀卦對我們的教導。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作者認為:「處處留心皆學問,時時反己即修行」處處留心是探索深微,乃外觀的功夫,時時反己是反求諸己,乃內觀的功夫。作者研究觀卦的心得如下:
內行看門道,觀察上國光;觀察欲深入,巨細皆要緊。上國有優缺,效法需折中,分析天下事,逆順不失真。觀外以省內,改過方能成,切磋且琢磨,精益再求精。

附錄 一: 《馬鈞傳》
《馬鈞傳》出自《三國志》卷二十九《杜夔傳》末裴松之注,裴松引用傳玄為馬鈞所作的傳記。馬鈞,是漢魏時人,嘗改革織布機,造作指南車,天下莫不服其工巧。然而執政者「用人不當其才」,只尚空言,而不知以實際的試驗(pilot program)來檢驗政策或技術的功用和成效,然後再決是是否擴大推行。在崇尚虛無的晉朝,傅玄為工藝家馬鈞作傳,其講求實際、注重實效的眼光,是難能可貴的。在此附上馬鈞傳的一部份。
【原文】傅子曰:「聖人具體備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誠心先達,德行顏淵之倫是也。以言取之者,以變辯是非,言語宰我、子貢是也。以事取之者,著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旦聖人之明盡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試。然則試冉、季以政,試游、夏以學矣。游、夏猶然,況自此而降者乎?何者?懸言物理,不可以言盡也;施之於事,言之難盡,而試之易知也。今若馬氏所欲作者,國之精器、軍之要用也。費十尋之木,勞二人之力,不經時而是非定。難試易驗之事,而輕以言抑人異能,此猶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禦難盡之物,此所以多廢也。馬氏所作,因變而得,是則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無由出也。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試為衡石,廢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見誣為石,荊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譯文】傅玄先生說:「聖人一身之中,具有各種才能德行,他選取人才並不局限於一個方面。有的以品德方面選取,有的從口才方面選取,有的從能力方面選取。從品德方面選取的人,不看他的言論就能看出他的誠心誠意,象德行類的顏淵等人就是。從口才方面選取的,能明辨是非、有機變,言語類的宰我、子貢等人就是。從能力方面選取的,如政治上有能力的冉有、季路,文學上有能力的子游、子夏。儘管聖人有理解一切的明智,但如要選用人材,就一定要先加以考驗。因此,他就考驗了冉有、季路的政治才能,考驗了子游、子夏的文學才能。對這些人尚且如此,何況不如他們的人呢!為什麼這樣?空談理論,有很多事情是無法講得清楚的,如果加以實踐,講不清楚的地方,一經考驗就容易得到證明了。現在馬鈞先生所要製作的,是國家精密的器械,軍事上重要的戰具,只要花費十丈木材,用去兩個人的勞力,不需多少時間,就可知道是錯或是對。不加以驗証就去責難那種很容易考驗出結果的事情,而只是隨便用言語去壓抑別人的才能,這猶如用自己的老一套的方法去做天下的事,固定不變地看待層出不窮的新事物,事情當然就辦不好了。馬先生所製作的,都是創新的東西,因此他開頭的所說所為,不會馬上就正確,因為他有時也會有錯誤,就不去支援他、任用他,那麼傑出的奇才就無從產生了。同樣情勢的人互相妒忌,同類工作的人互相誹謗,一般人都不能避免。所以君子不因為個人的私心去傷害別人的事業,一定要以實際考驗來做標準。丟開實際考驗這個標準不用,這就是明明是塊美玉,為什麼會誣陷說是石頭,這就是為什麼卞和要抱著璞玉而痛哭了。」
附錄 二: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觀樂
吳公子札來聘,見叔孫穆子,說之,謂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擇人,吾聞君子務在擇人,吾子為魯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舉,何以堪之,禍必及子。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乎其周之舊也,為之歌魏,曰,美哉,渢楓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偪,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脩之,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附錄 三: 冰鑒〈神骨章〉 第一
  語云:「脫穀為糠,其髓斯存。」神之謂也。「山騫不崩,惟石為鎮。」骨之謂也。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神骨,具乎面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
  相家論神,有清濁之辨。清濁易辨,邪正難辨。欲辨邪正,先觀動靜。靜若含珠,動若水發;靜若無人,動若赴敵:此為澄清到底。靜若螢光,動若流水,尖巧喜淫;靜若半睡,動若鹿駭,別才而深思:一為敗器,一為隱流,均之托跡二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擻處易見,斷續處難見。斷者出處斷,續者閉處續。道家所謂「收拾入門」之說,不了處,看其脫略;做了處,看其針線。小心者,從其做不了處看之,疏節闊目,若不經意,所謂脫略也。大膽者,從其做了處看之,慎重周密,無有苟且,所謂針線也。二者實看向內處,稍移外便落情態矣,情態易見。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強起,頂骨平起,佐串骨角角,太陽骨線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顴骨豐起,項骨平伏起。在頭,以天庭骨、枕骨、太陽骨為主;在面,以眉骨、顴骨為主。五者備,柱石器也;一,則不窮;二,則不賤;三,動履小勝;四,貴矣。
  骨有色,面以青為主,「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質,頭以聯者為貴。碎次之。總之,頭無惡骨,面佳不如頭佳。然大而缺天庭,終是賤品;圓而無串骨,半為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壽。顴骨與眼爭,子嗣不立。此中貴賤,有毫釐、千里之辨。
Extra:
附錄四: 先人一步:“康師傅”快馬奪神州[47]
  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飲食業商人紛紛涉足大陸,以京津為他們搶佔的首要制高點。當時大陸的快食麵業處於一種諸侯割據,群龍無首的局面,產品質次、品低、缺少一種可以一呼百應的名牌。正當不少台商、港商躍躍欲試之時,臺灣頂新集團,一馬當先,橫衝直達,先聲奪人推出了"康師傅"快食麵。
  結果「康師傅」搶佔了中國大陸許多市場,其它欲來涉足的商人只能搖頭退去,而作為臺灣飲食業的「龍頭老大」統一集團不甘被拋於馬後,想奮起直追,要與"康師傅"同分羹盞。然而最終是因後人一步,處於劣勢,只能望塵莫及。
  頂新集團的成功,在於他不但先人一步,而且大造聲勢,在電視上、報刊上大作廣告,以勢逼人,以聲服眾。
  一、躍躍欲試的臺灣食品界
  自從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精明的臺灣商人,早已是久憋難忍,一衝而出,紛紛湧向大陸市場投資或搶佔市場。在他們看來,港澳商人已先他們一步搶佔了珠江三角洲一帶,撈足了好處。因而他們一過海,便毫不猶豫直撲京津及中國內陸腹地。
  雖然海峽兩岸的政治壁壘依然高高聳立,但是投資大陸的優厚回報,遠遠戰勝了他們對風險的恐懼。特別是像臺灣這樣的腹地狹小、市場有限、土地少而貴、勞動力價格高,在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的這麼一個地方,商人們都深感難施拳腳,因而大陸的廣闊市場、廣闊空間深深吸引著他們。
  臺灣頂新集團與臺灣統一集團是兩支渡海作戰部隊,他們在大陸食品業上競爭尤為激烈,前者先人一步,先聲奪人,快速而淩厲地推出"康師傅"快食麵,佔領了京津,旋即稱霸全國,後者雖在臺灣食品業坐龍頭大哥之位,可是其在大陸卻難進一足,皆因慢人一步。可見「先占為王、先下手為強(The first mover advantage)」確實有理。
  二"頂新"與"統一"
  臺灣頂新集團原來是以食用油脂產品為主業的,論名氣和實力在臺灣並未能做"大哥。"他在台島尋尋覓覓幾十年,覺得無甚大作為後,值大陸開放,其便毅然前往發展,希圖東方不亮西方亮。
  早在1988年,頂新集團就開始投資大陸。這個具有20多年的生產油脂類產品經驗的企業,從一開始就確定了"務實誠信"的經營觀念,產品力求以好的原料、好的品質、好的技術達到物超所值的標準。1990年,在北京投資建廠,利用其優異的制油款本、豐富的生產經驗,先後生產了頂好清香油,頂好健康油,頂好純香油等系列食品油,取得了小成功。
  但此時,"頂新"發現,他慢了,京城市面上食用油已為群雄逐鹿,"金龍魚"、"綠寶"等深港產品已充斥市場。
  說起統一集團,許多臺灣人都不禁豎起大拇指,不但是因為其創業老闆原是一名打工者,而且更因為就是這樣的白手起家者經過奮鬥在臺灣食品業中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哥大」。在1994年《福布斯資本家》東亞1000上市公司中,統一集團在100家上市公司和各行各業三甲榜(食品及飲料)都榜上有名。
  統一集團老闆高清願,原在臺地紡織公司任職。1969年,他放棄了從事20多年的老本行,帶著一批員工打出了"統一企業"的招牌。開始向食品業進軍。其先開發一種大眾化的速食麵,獲勝後,又在食油、飲料、乳品、罐頭等方面大顯身手,曾獲臺灣食品類商標獎冠軍,經過10多年的艱苦創業開拓,終於成為臺灣食品業的"龍頭老大".高清願是一個"國際化"意識很強烈的人。統一集團初具規模後,他迅速部署了海外作戰兵團,跳出了臺灣狹小的空間,先後在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投資,如今的"統一"已是一個橫跨食品、電子、金融、地產、貿易、旅遊、零售業、服務業的國際化經營財團。
  由於高清願是一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的典範,備受世人矚目。但在進軍大陸市場時,他慢了頂新一步,雖是一小步,但卻令頂新與統一的距離一下子縮小了許多,令他追悔莫及。
   三、亂世出英雄
  自從在食用油上慢人一步後,頂新決心另覓它徑先聲奪人。
  1991年底,頂新集團把目光偷偷瞄準了快食麵。中國大陸的速食麵歷史已有10多年,僅北京、廣州兩市,就分別擁有60和50多條速食麵生產線,源源不斷輸送了一包包廉價快食麵。遺憾的是,這些不同廠家,不同生產線出來的快食麵,牌子眾多,但普遍是品質低下,包裝簡陋,又不注重宣傳,十幾年如一日的一個模樣,一個調子。當時的中國快食麵市場是一個群雄割據、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雖然有像"華存"這樣的"大諸侯"野心不小,卻也只能在南方稱霸,北上京津,已聲微名弱難成氣候。
  頂新瞅準了大陸快食產業這個群龍無首的空檔,決心打一場快食麵大戰。
  1992年伊始,這一年是頂新集團首腦的最忙碌又神經兮兮的一年,因為他們已得知,其時已有不少港臺商人已不動聲色在打京津的快食麵主意,其中包括統一集團,像統一集團這樣有實力的集團,如果先己一步,在京津打開市場,那麼,頂新將難得再分一杯羹。
  因此,他們互相間不斷催促,快!快!快!並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於部署中,期望在牌子製作、廣告宣傳、產品品質、包裝及行銷等諸方面各環節開足馬力,一鼓作氣,大打出手,既令眾多對手望風卻步,又使自己迅速佔領、鞏固市場。
  幾個月後,一種名叫"康師傅"的速食麵麵市了,康師傅快食麵品質精良、湯料香濃,杯裝麵和袋裝麵一應俱全,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個"康師傅"的名字。
  與此同時,報刊上、電視上,"康師傅"的廣告鋪天蓋地,宣傳最火熱的時候平均每天僅在電視上就出現百次。如此"不計成本"的"狂轟濫炸"一番後,頂新集團的名聲不勝而走,連京城的3歲的小孩一見到矮矮胖胖的烹任師傅都不約而同地大嚷"康師傅"、"康師傅"……在如此的宣傳攻勢下,京城迅即刮起了一場購買康師傅的快食麵熱。據頂新國際集團副董事長魏應行1994年接受中新社記者黃少華採訪時描繪當時"火爆"場面:每天清晨,天津頂新公司的門前就排起汽車長龍,人們翹首等待著從生產線上下來?康師傅",有的客戶甚至是在公司門口席地而臥連夜等待……
  在京城一炮打紅後,頂新集團立即揮師四面出擊,大舉佔領全國市場,到1994年上半年,該集團總投資規模超過了3億美元,企業達到12家,遍佈于北京、天津、濟南、上海、廣州等在,日產康師傅快食麵達30萬包。
  頂新集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建立起他在中國快食麵行業的霸主地位。

  四、望塵莫及的統一集團
  早在頂新集團未推出"康師傅"之時,統一集團的高層已注意到大陸快食麵市場的名牌"空白",當時也曾躍躍欲試,但就調研考察之時,沒料到頂新集團先聲奪人,推出了"康師傅",旋即大紅大紫起來。
  眼看"康師傅"聲名日隆,有可能稱霸大陸快食麵業,這塊世界上最寵大的市場。作為臺灣飲食業的"龍頭大佬"的統一集團怎甘心被他身邊的小弟不招呼一聲就狼吞虎嚥獨吞起來?因此它也三步並作兩步急急趕來要分得一杯羹。
  就在電視上還在樂此不疲地大做"康師傅"的廣告時,"統一麵"也殺到了,一時間統一的廣告也鋪天蓋地打將過來。"統一麵"不像"康師傅"那樣"平民化",他以"貴族"的身份出現。遲來一步的統一集團只能企望以提高自己的品牌勝出於"康師傅".但畢竟是遲人一步,"康師傅"已深入人心,儘管"統一麵"刻意去做廣告宣傳,在此上面不斷追加成本,但收效遠不及"康師傅",又加上其它快食麵公司聞風而起,加入競爭,為"營養麵"、"一品麵"、"中華麵"等等,迫使統一麵的銷售成績與其廣告投入並不相稱。雖然爭者甚眾,但先聲奪人的"康師傅"地位卻難以動搖,更因其行動迅速,氣勢宏大,其地位更是日益加固,在中國大陸登上"快食麵大王"寶座的可能性已露端倪。
  可見"先聲奪人"給頂新集團帶來了怎樣的成功!至今統一集團的總裁高清願或許在暗自嘆惜:"當初為什麼就讓頂新先行了一步呢?"但他並不因此言敗,大陸食品業畢竟是一個很龐大的市場,充滿機會,"快食麵大王"競爭不到,但更重大的"食品業大王"還沒人認識吧。
 




[1] 《易緯乾鑿度》。〈繫辭傳〉則曰: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2] 孫蕙孫編著,《周易曲成》(上下冊) ,台北:學易齋,2006。
[3] 賾,音則。幽深玄妙的事物。
[4] 2007年台灣大學指考,中國作文考題
[5] 出自《孫吳兵法、太公六韜》中的《增訂武經註解、孫子》的註,頁3~4。台北:夏學社印行。
[6] 徐醒民述,《讀易簡說》, http://www.minlun.org.tw/3pt/3-dreamweaver/24-01.htm
[7] 語出《中庸》
[8] 《荀子˙解蔽》:「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治亂而通其度。」
[9] 《說文解字》引《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陰陽也。
[10] 《老子》第三十三章云:「知人者知,自知者明。」《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皆自明的功夫。
[11] 借用《大學》「物有本末,事有先後,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之理。
[12] 來源:http://www.xinsheng.net/xs/big5/da4print.asp?ID=24740
[13] 《孟子‧離婁上》
[14] 《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15] 《史記、魏世家》
[16] 《易經》師卦卦辭:「師,貞。丈人吉。无咎。」
[17] 王柏鴻譯,《猶太人的賺錢智慧-七大秘訣讓你成功致富》,台北市:時報出版, 2002年5月20日。
[18] 顒,仰也,嚴正之貌。音庸、二聲ㄩㄥˊ。
[19] 忒,音特。差錯、失誤。
[20] 省,音醒。
[21] 杭辛齋,《學易筆談、雜卦舉例》,靝巨書局,1992年9月, p. 125.
[22] 馮天瑜、何曉明著,《張之洞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三次印刷, 407~409。
[23] 臧一冰, “個人體驗與參與的歷史 ─ 一個中國人的「福澤諭吉情結」,”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2000年10月號,第19期,at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307068.htm
[24] 同前。
[25] 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6] 曾國藩原著、梁天平解注,《冰鑑》-曾國藩相人術,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第一版。
[27] 曾國藩夫人選婿的故事,乃節錄並改編自唐明澔著《曾國藩第三部--黑雨》"歐陽夫人擇婿的標準與丈夫不同"一章。 http://www.angelibrary.com/real/thm/heiyu/048.htm 曾紀芬的事績可見http://www.novelscape.net/js/c/cheshui/zgld4/052.htm
[28] 此寓言來自讀過的英文書籍,但是不記得其出處。
[29] 來源: http://www.marykay.com/company/company_missionstatement.aspx?tab=home
[30] 《莊子、馬蹄》成玄英疏:「極耳之所聽而反聽無聲,恣目之能視而內視無色」
[31] 班禪大師講、戴季陶記,《六字真言法要》, http://www.fosss.org/jcxs/lzzy.htm
[32] 數年前授子以《六字大明咒》,致均(小兒之名)以“Is anybody home?”應之,或有宿慧乎?
[33] 《史記、卷六十三、列傳第三老莊申韓》「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34] 根據日本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比嘉邦彦教授(Professor Kuni Higa)親自告知筆者的實例。
[35] 語出《馬鈞傳》,見附錄 一。
[36] 蕭瑞麟,《不用數字的研究(Research without Numbers):鍊鍛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初版四刷。p.33, pp. 140~141。
[37] 巫彩蓮, “廣達總經理離職 痛陳轉型失先機,” 中時電子報, 2007年8月24日,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08240221+96082409+0+180042+0,00.html
[38] 熊十力,《明心篇》,台灣學生書局,1976。
[39] "反「達人」潮流,"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trackback.jsp?uid=showit&aid=69403
[40] 出自《呂氏春秋》第二十五篇「似順」及廖名春,《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釋文》,「謬和」章,《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易類第,1,冊。
[41]朱熹、呂祖謙 編選,《近思錄》卷三·致知
[42] 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Glass-of-water.jpg
[43] 此處永樂和燦坤的案例,主要是根據下列文獻改編而成,其中引用原文甚多。陳邦鈺、林亞偉, "中國企業蠶食鯨吞, 台商危機四伏," 今周刊, 447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2005年07月18日。
[44] "永樂家電董事長陳曉:要做對手想不到的事," 來源:河北供求網http://www.hebgq.com/news/onews.asp?id=2694, 2005年9月6日。
[45] 語出《大學》
[46] 成語「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源於《詩經˙小雅˙鶴鳴》:「它山石,可以為錯。」攻,磨治。錯,磨刀或磨玉石,也有琢磨之意。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
[47] 來源: 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2001852/Ulij/A94103.html

1 則留言:

林長枰 提到...

爻辭的陳述與譬喻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