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其名著(2007)《鈍感力》中對「鈍感力」解釋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其實「鈍感力」一詞望文生義,給人以守成和木訥的負面印象,但有時遲鈍感雖卻能讓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自尋煩惱,不輕易氣餒,鈍感力恰似一種不讓自己受傷的保護力量。「鈍感力」的反面是過份敏感,天天精神緊張,杞人憂天, 擔心天會塌下來。現代社會一日數變,人若過於敏感往往就朝三暮四,見異思遷,結果一事無成。企業若過於敏感,則朝令夕改使員工無所是從;或是缺乏策略上的重點, 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投資,不能持之以恆,以致浪費企業之資源。有鈍感的人對外界的變動有「擇善固執」的執著,及不輕易地「見異思遷」信念。
《易經》有「變動不居」的命題,在變動不居的環境中求生存,一則要有坤卦初六爻辭所言「履霜堅冰至」之敏銳感,由細微的現象中,察知時勢之所趨。然而又不可朝三暮四,有始無終。是故恆卦九三爻辭曰:「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象曰:「『不恆其德』,無所容也 。」做事要在遇到困境時,有堅持下去的毅力,若為德不卒,則會招到羞辱,而難為眾人所容。
我們一則要有其有深邃的敏感度,故能抓住大趨勢(mega-trend),而不致於因為眼光淺短而隨一時之風潮(fad)而為之憂喜和轉變。進而則更要有深遠的眼光,而又能一步一腳印的勇往直前, 有著「欲速不達、事緩則圓」的智慧。這就是《中庸》「強哉矯」的軔性,這是敏感和鈍感之間的中道,是人們得以於變化中得到定靜之力量,而得以生存和成功。
如用系統動態的觀念來看,我們先應分明所查覺的變動是短期的波動,或是長期的變化。而在應變之時,能知道系統中各個組成份子的關係和聯動性。要知道任何變革的成效都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會見要其成效,若不瞭解系統中的遲滯(delay)效應若操之過急,則會矯枉過正(overshoot)。如能先了解系統的深層結構及各元件之間互為因果之關係,就能知道應從那些方面入手,以微調(tweaking)的方式,找到系統最佳的平衡點。
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鈍感力
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文化力
Dear friends:
Here is a web version of a new book entitled 文化力
at
http://book.qq.com/s/book/0/11/11692/index.shtml
The author is文化部前副部長高占祥
There are a lot of little stories, very typical for many books coming out of China. The book is more about problem-solving and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businesses than “Culture”.
He was invited to give talk at the US Library of Congress recently.
春秋大義
整理自《論語》聽講筆記。
中國思想文化一亂,必出大儒,以正綱常。
《論語 第15卷 衛靈公》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為人上人,必得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所以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朱子治家格言〉曰:「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書是死的,腦子是活的,須深入會用。
其人不言,言必有中。 -- 《論語 第11卷 先進》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公羊春秋》靠師說密傳其革命的理論,以撥(按:撥,除也)亂反正為職志,比《易經》難。亂世是世級制。太平世,則人人可以為堯舜,人人皆可為揖讓。參考熊十力《讀經示要》。人不可淺,必得懂得民族文化[及民眾心理]之演變,不可脫節。不可違背民族之特尊姓。百姓之力不可忽視,所謂「大海不容死屍」。
《公羊春秋》有張三世之說。「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在據亂世,應守住,不使亂世擴大。然後再謀進步到昇平世的小康社會。最後再提昇至太平世,天下為公的大同境界。在太平世之時:
- 「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 《中庸》 -- 這是至太平的入手處。
- 「人皆可以為堯舜」 -- 《孟子·告子》 -- 平等的民主觀。
- 「群龍无首、吉。」 -- 《易經》乾卦、用九之爻辭 -- 群眾皆有龍德,而皆可為群之首,故曰群龍无首。
- 「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 -- 《春秋繁露·俞序》 -- 士君子以其行為而定其高下,口說無憑。
誠信
http://www.cwbook.com.tw/common/bookDetail.jsp?productID=290
【序】
給陌生人的禮物 蕭錦綿
擦身而過,相視而笑。信任看不見,屬於信任的故事說不完。初夏,驕陽裡,中山北路,在通往天母的公車站,三個年輕的盲友,對著緩緩開動的公車,使力地揮著手,車上車下,兩組盲人快樂地互道再見。看不見對方,他們何以再見?眼盲與心盲,差別是什麼?為什麼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長久以來,台灣一直深陷「地位焦慮症」(status anxiety)。社會普遍存在失望、斷裂、無力、疏離,人與人之間有一種「不再容易信任」的精神危機。
到底,在一片全球化的聲勢中,面對劇烈變動的社會,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心動時刻?在公平美好社會的嚮往與追求中,為什麼信任是最大的社會資產?新科技,改寫產業版圖,引爆人際關係典範轉移。工作倫理出現斷層,親疏遠近虛實關係變化,帶來新的現實。新的關係靠什麼力量來支撐?對個人、對群體、對公司,什麼是新的規範、新的責任?
《信任》以報導故事的方式,呈現人與人之間「關係」和「對待」的正向力量,找出一直都在,卻常常被忽視的信念。這些信念包括誠信、包容、尊重、互助,一種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信任,是生命中無限力量的源頭。
編輯過程,一百歲的毓老,為了推敲兩個字句,反覆斟酌,把「騙」更正為「不誠」,把「壞」了本性更正為「蒙蔽」了本性。他以「絕不一語誆蒼生」的本事,還給世道一個公平,其用心深細,令人動容。《國富論》之外,亞當史密斯更有名的著作是《道德情操論》。在這個時代,毓老的誠正信實,是難得一見的道德情操新典範。
一九九八年,馬友友開始絲路計劃,一種超越時空結合東西的音樂探索,因創作產生共鳴,絲路成為二十四位陌生人的交集,即時的關係更需要彼此的信任。以詩作「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馳名,家庭生活教育博士桃樂絲.諾特寫道: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責難
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爭鬥
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憂慮
在同情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自憐
在嘲弄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膽怯
在猜忌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妒忌
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忍耐
在鼓舞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自信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感激
在護持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自愛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追尋
在認同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進取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慷慨
在正直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判斷
在安全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信任
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關懷
在沈靜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放心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信任》這本書希望在經濟力、知識力之外,找出台灣的社會力,找回台灣消失的成功因子。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天心月圓
弘一大師圓寂前,自知時至,寄給好友夏丏尊和得意門生劉質平的偈語:
「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
強譯之如下:
君子之間的交往,像白水一樣的淡而無味,:但又意味深長。
如執著於世俗之常情與形象來講求,則朋友即使天天相處在一起,也有如千里之遠。
我現在要遠離人世了,若問我要去那裏,我心空而無所繫,沒法以言語形容。
我生時喜雀銜來的松枝已開滿了花朶、如春色滿園,人心如天心、如月之圓滿。
弘一法師於民前三十一年生於天津。生時有異徵,雀銜松枝降其產室。此枝至師示疾圓寂時,猶懸諸床前。他以慈悲喜捨悲憫渡世,護生護國。而圓寂前留給妙蓮法師的偈語為「悲欣交集」四個字。
參考:陳慧劍, 「弘一大師傳 」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在
心經觀音觀自在,
參禪主人翁何在。
大學之道有三在,
從心所欲大自在。
註:
- 《心經》首句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為觀世音菩薩之別稱。觀世音菩薩修的耳根圓通法門,反聞聞自性,無論遇到什麼境界,都要收攝在心,故云:「觀自在」。
- 參禪者有參「主人翁何在」一句而開悟者。
- 六字大明咒為: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i)吽(hong)。小兒致均幼時曾親授其此咒,他因音之相近而回問說是英文的“Is anybody home?” 嗎?"Is anybody home?"有「主人翁在家嗎?」之義。
- 《大學》首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在字三用, 念兹在兹,其義深遠。
- 孔子自道在七十歲而能「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此亦佛教大自在之境界。
參見另一則Blog:
中國文化隨思錄(Chinese Culture): 觀心觀自在
過秦論 賈誼
過秦論
賈誼
前言:秦朝滅六國而統一中國,不可謂之不強,然而二世而亡,何其速也。賈誼「過秦論」重點在其最後一句的結語。「攻守之勢異」即「天下馬上得之,不可馬上治之」之義。為政者不可不深思之。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
陸生(按:陸賈)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按:漢高祖劉邦)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
秦孝公據肴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而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橫,兼韓、魏、燕、趙、齊、楚、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昭滑、樓綏、翟景、蘇厲、欒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馭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 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 ,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兵而誰何?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而陳涉, 牖繩樞之子, 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而響應,嬴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 棘矜,非 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沆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肴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網路上文章-- 过华为论---作者绿芭蕉_红樱桃
过华为论-观华为二十年盛衰史有,作者绿芭蕉_红樱桃,却明显被低估了。凭文章的实力,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文采华丽,辞藻丰富,堪称绝妙好辞。笔者夜深读来,不禁拍案而起,击节叫好。奈何有奸人作祟,以致如此奇章,应者寥寥,且为不平,乃有奇文共飨之意。
《过华为论》
扼腕叹息者,华为之倏然兴衰也。
自八八年崛起,至九六年鼎盛,从零二年功成,到如今而名颓:凡二十年,水益深,火益热,薪益低,德益损,信益失。而当局者放于利而行,民声民怨,置若罔闻,不同之言,恍若未见。规令滋彰,败纪乱纲,虚言教化,狗屁文章;口号漫天,奇事滋长:有人身被完美累,有人名因欺世彰。二十年兴衰事,读来掩卷长叹:
至如任某××,行伍出身,刚愎自用,质胜于文;乃翁天下马上得,驱驰自依行军策;军人重功轻生死,拼死争得盛世来:时至一九九八,聚得利润大把;衣轻裘,乘宝马,多而均,富且安;军有财,士皆来,军有赏,士争往;军心大振,累死无怨;使近者悦,远者归,门庭若市,显赫一时。
也信盛衰人间道,不堪反复太匆匆。
盛时不长,盛事不再;成由萧何,不知谁败?颜渊弃世,名垂青史;去病早夭,功振千古;精卫叛国,名颓身辱;王莽盗器,老而不死。可怜当初不国殇,老来糊涂留短长:玩刀弄笔,不知所以,信口虚谈,不知所言;岗薪不配,前后不一;寡而不均,贫且不安;军已来,削其财;军已往,减其赏;耕牛夜犁无宿草,仓鼠昼寝有余粮;使近者怨,远者惧;侯门一入深似海,鸡肋埋身难出来。
若乃产品飘洲越洋,固守陈陋主张;技术稍逊一筹,可以身体相抗;阔别半个世纪,重回朝鲜战场。烈士地下有知,必定黯然神伤:“我昔弃身沙场,只为儿久女长;早知子孙还战,隐身市井熙攘。”呜呼,月子弯弯照九州,几人欢乐几人愁,几人春宵满罗帐,几人拼死谋稻梁,几人豪宴论行赏,几人悲歌掩惆怅:“莫叹将军逼,将军要却敌,城高功亦高,尔命何足惜。”
至于胡君新宇,生不逢地;煤矿淘金,殚精竭力;薪未起兮已寿终,棺已盖兮未正寝。念其生前催人泪,观其身后寒人心。呜呼,一杯清酒诗一篇,胡君昨日列神仙;玉帝若问人间事,乱世能使命换钱!
念及胡家严慈,白发送子,人能换钱,钱难赎命;列钱灵堂,一屋悲怆,陈钱桌上,满堂凄凉;夜深人静,悲来填膺,半夜三更,泣不成声;泪眼相对,端坐待明,千秋万岁,为哀难胜;枯指十扣,人逐时瘦,万岁千秋,致死方休。
再看上下领导,开会辟谣,依恃丰厚之赔偿,姿态得意而洋洋,欢聚于一堂,激情而开讲:仁义华为,出手百万,胡家不赔,华为没赚,外界谣传,要有主见,艰苦奋斗作风,不由胡某存殁隐现!呜呼,我见此事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始信锦衣裹禽兽,终知狼能着羊皮;同是天涯沦落人,长歌此时哭兄弟;同时天地父母生,同根相煎何太急!
酸楚酸辛三百天,易岗易薪一周年,一年三百六十日,都在岗薪匹配中;员工至今未被泽,领导月月有绩效;行政供奉厚黑学,华电弥漫拖字诀;负人负己负天下,丧德丧信丧民心。于是乎,贱买应届学生,自谓源远流长,庙小妖气笼罩,偏爱外来和尚;年年坝上插新秧,为他人做嫁衣裳;平原满目离离苗,移植他处好成长;子胥旋即归吴国,马童不日随刘邦;大厦将倾寻栋梁,栋梁都在别家忙;寡人何力回天?不死以待时亡。
及夫每到年末,聚会奇多,千里逢迎,白丁满座;有附庸风雅之土人,多自诩高雅之文盲,马戏开幕,粉墨登场,莫笑平常不知书,嘴上吐出黄金屋:洋洋洒洒上千篇,两个黄鹂鸣脆柳,洒洒洋洋数万言,一行白鹭上青天;可怜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千篇万言不堪看,篇篇抗战,句句亮剑,与会者成百上千,宁无一个有新意,宁无一人有己见?清明祭坟,新春追远,溯祖只到三七年?子孙如此多娇,羞死虞舜,气折唐尧。
故公司之道,曰:骗人,自骗,把人骗,员工之铭,是:欺人,自欺,被人欺;弄智失信,玩人丧德,无德富贵,不知其可;万人质疑,惭言雷锋,千夫所指,愧对诚信;冷眼旁观,效走傅军,热心企盼,再起一男;春江水暖,老鸭先知,大树未倒,猢狲先散,大旗衰落,近在眼前,祸起萧墙,为期不远。
至于笔者,拼命挣钱,养家糊口,深知其难;感知遇恩,低调收尾贵发一言,恨欺人甚,大路不平终需人铲;敢竭鄙城,针砭所见,曲突徙薪,为时不晚,焦头烂额,盛世可接;迷途知返,还能中兴,亡羊补牢,尚可华为!
公司兴起的历史,有意淡化了华为成功的因素。军人重功轻生死,拼死争得盛世来。自有公司老员工殚精竭虑,床垫文化为华为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者悦,远者归,真的是当时的写照。华为成了民族通讯业的一面旗帜,华为员工成了优秀的代名词。世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能够在华为工作的都是精英。
與及人同窗重聚有感
與及人同窗重聚有感
陳明德
總角定交,
知命再聚。
往日影像,
再現目前。
雖非童稚,
歡樂如昔。
成敗苦樂,
與君共享。
身在異域,
心在故國。
把酒話舊,
攜手創新。
註:
古時的孩子會把頭髮束成兩個髻,狀如兩角,稱為「總角」。因此,「總角之交」就是指童年開始認識的好朋友。
《論語‧為政第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知命之年即是五十歲。知命是知天命,而非聽天由命。《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能順從人性朝正道去修行即是知命也。
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原道--韓愈
原道--韓愈
前言:墨子倡兼愛;孔子曰:「仁者愛人。」;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篇)兼愛、仁愛、與博愛有何異同?
原文如下: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入于墨。不入于老,則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噫!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為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不惟舉之於其口,而又筆之於其書。噫!後之人,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其孰從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欲聞。
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窮且盜也!
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聖人者立,然後教之以相生養之道。為之君,為之師,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寒,然後為之衣。飢,然後為之食。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然後為之宮室。為之工,以贍其器用。為之賈,以通其有無。為之醫藥,以濟其夭死。為之葬埋祭祀,以長其恩愛。為之禮,以次其先後。為之樂,以宣其凐鬱。為之政,以率其怠倦。為之刑,以鋤其強梗。相欺也,為之符璽斗斛權衡以信之。相奪也,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為之備,患生而為之防。今其言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爭。」嗚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無聖人,人之類滅久矣。何也?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無爪牙以爭食也。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淨寂滅者。嗚呼!其亦幸而出於三代之後,不見黜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於三代之前,不見正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與王,其號名殊,其所以為聖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飢食,其事殊,其所以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為太古之無事?」是亦責冬之裘者曰:「曷不為葛之之易也?」責飢之食者曰:「曷不為飲之之易也。」傳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然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經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詩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今之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
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是故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廟焉而人鬼饗。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
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洞口的原始人
洞口的原始人 文/洪蘭
我很擔心台灣現在這個趨勢,過去大學生在閒談中,如果別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會覺得慚愧,覺得自己知識太少了,水準太不夠了,現在不同了,不知道也不引為恥,反而覺得沒有必要知道,知識一斤值多少?怎麼樣?
一個朋友回國講學,說起有一天接到他母校系所辦公室的助教打來的電話,告知某某教授要出國開會,師母擔心教授年紀大轉機不方便想找學生幫忙照顧一下,她從校友通訊錄中查到他在加州,問他可否幫忙接機,他覺得義不容辭,就滿口答應下來,請助教小姐把行程傳真過來以便安排。
想不到一看行程,他傻眼了,他住舊金山,教授在洛杉磯轉機,中間隔著五百英里,這怎麼接機?他再打電話去系裡,問助教知不知道舊金山與洛杉磯隔著很遠?助教反問道:不是都在加州嗎?他一時氣結,答不上話來。他說不敢要求那位小姐知道加州很長,從南到北得開上兩天兩夜的車子,但是舊金山與洛杉磯都是中國人很多的大城,有許多自己的同胞住在那裡,並不是毫不相干的外國城巿,不應該這麼離譜。
我聽了想起天下雜誌去年年底「台灣人的國際觀」的調查,許多人都只知道台灣本土,對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也不關心,更不認為自己不知道有什麼羞恥,這種態度令我很憂心,因為不了解會產生偏見,世界上許多悲劇的發生都是由於無知和偏見,有了解才會產生同情,有同情才會有包容,無知會造成冷漠,冷漠會自絕於人。
無獨有偶,有一位經商的朋友也告訴我,他的女秘書請產假,代班的小姐替他訂去美國聖地牙哥的機票時,竟然訂到智利的聖地牙哥去了,那位小姐顯然不知道這兩個聖地牙哥有什麼不同,也不知道一個在北美洲,一個在南美洲, 更不會去推想公司的業務在北美洲,不應該是南美的聖地牙哥。
他責怪我們教書的沒有把學生教好,「沒有遠見,沒有世界觀也還罷了,」他氣憤的說「還不會推想,不會思考, 只會強辯,說你沒有告訴我是哪一個聖地牙哥!」
這兩件事都是小事,但是點出台灣目前教育的危機,幾十年來考試掛帥的結果是培養出一批只關心自己,不關心世界,目光如豆的年輕人, 凡是不考的都不必念,更不必知道,反正在國內生活也用不到外面世界的知識,光是島內自己的八卦都應接不暇了。
大部分人不關心台灣島外的事,連金門、馬祖自己的領土都被忽略:官員在說話時常把他們忘記,教育部在制定母語時就把馬祖的福州話給忘了。外面不論發生什麼事,報紙永遠只有一版的版面在報導,幾張圖片一登,剩下的文字空間有限,所以現年輕人除了切身有關的時尚流行之外, 其餘國外大事連正眼都不瞄一下。
前幾天我們大樓住進來了一位瑞士的訪問學生,與他交談之下,發現他對任何題目都幾乎可以侃侃而談,知識很豐富,我問他怎麼懂得這麼多,他說瑞士一直是歐洲會議的中心,國際很多會議都在瑞士舉行,因此,他們從小就從報紙上讀到這些會議的主題:非洲飢饉、南非種族隔離、南美熱帶雨林的砍伐及中國人權的問題,他們老師也時常帶他們去看這些國際開會的情形,要他們聽正反兩方的意見,他們每學期都得寫一篇與國際問題有關的申論文,他雖然才高中,但是他的世界知識遠超過我們的大學生,令我感慨。
現在很多人振振有詞的說: 本土優先,先台灣後天下,這固然沒有錯,但本土優先只是個順序,不應該因此而加重本土考試內容的比重,不考外國史地,使我們學生連雅典這個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在那裡都不知道。 我們是生活在世界之中,並不是我們就是全世界, 當我們對外面的情勢一概不知時,我們會誤判會夜郎自大。
我曾經看過一個寓言:有一個洞裡的原始人都是背對著洞口坐,當太陽出來照在經過洞口的動物身上時,牠們所投射出來的影子變得比實物還大,原始人嚇壞了,更往洞裡擠,更不敢看洞外,更互相告誡洞外的可怕。最後,有一個原始人大膽的面朝外偷看一下,發現洞外春光明媚、鳥語花香,那些可怕的動物不過是被影子放大的貓狗兔子而已,如果他們選擇面朝外坐,他們就不會被自己嚇到,因為他們永遠背對著世界就不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麼事,他們的愚昧無知使他們把世界排除在他們生活之外,不久世界也把他們排除在世界之外,他們就像透明人一樣,不存在了。
我很擔心台灣現在這個趨勢,過去大學生在閒談中,如果別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會覺得慚愧,覺得自己知識太少了,水準太不夠了,現在不同了,不知道也不引為恥,反而覺得沒有必要知道,知識一斤值多少?怎麼樣?老子就是大字不識幾個,還不是照樣當上 立法委員?草根性才是當紅炸子雞,說話越粗俗,上的報紙越多,飽學之士不再受尊重,年輕人崇拜的是敢罵敢脫的人。加上現在高中課本對古文部份的減少,孩子古文看不懂了,沒有辦法去接受古人的智慧,文化的傳承斷了,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之事,讀歷史不只是以古鑑今,它主要還是品格的薰陶,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留芳萬古,什麼樣的又是遺臭萬年,缺少了這些楷模,就演變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我很擔心現在大家都不願意去正視台灣的競爭力,只用拖的去敷衍,一旦拖到台灣沒有了,一切的意識型態、族群對立也就沒有了,大家同歸於盡。「孫子兵法」三千年前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不知彼,也不知自己有多少斤兩,我們國家的前途究竟在那裡呢?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留侯論
莊國榮:馬這麼娘 怎如此受歡迎 at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4131014.shtml
莊主秘所言非主秘之所當言,只是淪為打手。此人不讀書,
蘇東坡〈留侯論〉結語曰:「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民進黨己到了過剛易折之絕境,在此只點到為止,不教之教也。
馬英九亦不可過柔而靡,柔中現剛,不失正道,方能大成。
〈留侯論〉--- 蘇東坡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髮,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哉?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捨之。句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不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僕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以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能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昔時賢文
《昔時賢文》,大約成書於清代中葉,作者不詳。 文中吸收了中國歷代許多優秀格言,諺語等,敘述 了為人處世之道,內容豐富,言近指遠,押韻工整 ,易誦易記,曾在民間廣泛流傳,影響甚大,被奉 為「做人的準則,處世的法寶,交際的妙術,治家 的秘訣。」是一篇絕佳的啟蒙讀物。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流水下灘非有意,白雲出岫本無心。
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
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紅粉佳人休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黃金無假,阿魏無真。
客來主不顧,應恐是痴人。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鬧裡有錢,靜處安身。
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
一切(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士者國之寶,儒為席上珍。
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
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
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人不通今古,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
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敗之有余。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善化不足,惡化有余。
水太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知者減半,省者全無。
在家由父,出家從夫。
痴人畏婦,賢女敬夫。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竹籬茅舍風光好,道院僧堂終不如。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
庭栽棲鳳竹,池養化龍魚。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
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禮。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
求財恨不得,財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有福傷財,無福傷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裡。
妒財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
牆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裡。
賊是小人,知過君子。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也。
貧窮自在,富貴多憂。
不以我為德,反以我為仇。
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頭。
成事莫說,覆水難收。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發不知勤學早,看看又是白頭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路逢險處難回避,事到頭來不自由。
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貧不語,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
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
大抵選他肌骨好,不擦紅粉也風流。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
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
生不論魂,死不認尸。
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得寵思辱,安居慮危。
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
英雄行險道,富貴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
送君千裡,終須一別。
但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見事莫說,問事不知。
閒事休管,無事早歸。
假緞染就真紅色,也被旁人說是非。
善事可作,惡事莫為。
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龍生龍子,虎生豹兒。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風凰池。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養兒待老,積谷防饑。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數家之口,可以無饑矣。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時來風送騰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
官清書吏瘦,神靈廟祝肥。
息卻雷霆之怒,罷卻虎狼之威。
饒人算人之本,輸人算人之機。
好言難得,惡語易施。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路逢俠客須呈劍,不是才人莫獻詩。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人有善願,天必佑之。
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
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淒。
種麻得麻,種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後。
寧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
一日夫妻,百世姻緣。
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傷人一語,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將相胸前堪走馬,公候肚裡好撐船。
富人思來年,窮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賒去物件莫取錢。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擊石原有火,不擊乃無煙。
為學始知道,不學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
但能依本分,終須無煩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日子不到。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傳實。
凡事要好,須問三老。
若爭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饑,夜夜防盜。
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
遇飲酒時須飲酒,得高歌處且高歌。
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
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從他酒價高。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須用惡人磨。
會使不在家豪富,風流不用著衣多。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
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
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你急他未急,人閒心不閒。
隱惡揚善,執其兩端。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既墜釜甑,反顧無益。
翻覆之水,收之實難。
人生知足何時足,人老偷閒且是閒。
但有綠楊堪系馬,處處有路透長安。
見者易,學者難。
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
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難。
道路各別,養家一般。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點石化為金,人心猶未足。
信了肚,賣了屋。
他人觀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誰人不愛子孫賢,誰人不愛千鐘粟。
莫把真心空計較,五行不是這題目。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
與人不睦,勸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河狹水急,人急計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
人不勸不善,鐘不打不鳴。
無錢方斷酒,臨老始看經。
點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
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與子孫耕。
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爭。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滿謝蒼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論逞英雄,家計漸漸退。
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
一人有慶,兆民咸賴。
人老心未老,人窮誌莫窮。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殺人可恕,情理難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連年雨,行船又遇打頭風。
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
記得少年騎竹馬,看看又是白頭翁。
禮義生於富足,盜賊出於貧窮。
天上眾星皆拱北,世間無水不朝東。
君子安平,達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夫妻相合好,琴瑟與笙簧。
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
善必壽老,惡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藥,快心事過恐生殃。
富貴定要安本分,貧窮不必枉思量。
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
貪他一斗米,失卻半年糧。
爭他一腳豚,反失一肘羊。
龍歸晚洞雲猶濕,麝過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
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
人貧誌短,馬瘦毛長。
自家心裡急,他人未知忙。
貧無達士將金贈,病有高人說藥方。
觸來莫與說,事過心清涼。
秋至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為土所防。
濟濟之士,為酒所傷。
蒿草之下,或有蘭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卿。
醉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萬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千裡送毫毛,禮輕仁義重。
一人傳虛,百人傳實。
世事明如鏡,前程暗似漆。
光陰黃金難買,一世如駒過隙。
良田萬傾,日食一升。
大廈千間,夜眠八尺。
千經萬典,孝義為先。
一字入公門,九牛拖不出。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富從升合起,貧因不算來。
家中無才子,官從何處來。
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
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天眼恢恢,報應甚速。
聖賢言語,神欽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見。
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見。
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
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不消。
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有錢堪出眾,無衣懶出門。
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苗從地發,樹向枝分。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官有正條,民有和約。
閒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
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時。
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
池塘積水須防旱,田地勤耕足養家。
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無愁月影斜。
奉勸君子,各宜守己。
只此程式,萬無一失。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觀心觀自在
友人傳來佛家偈語,其中一首有英譯:
Keep your eyes to your heart and observe yourself
Keep your mouth to your heart and criticize yourself
Let go of others on worldly matters and your virtue would expand
Always be tough on yourself, then your wisdom would grow
在未讀其中文原文之前,將其譯成中文如下:
觀心觀自在
論己不論人
隨順功德益
律己智慧生
論語 第12卷 顏淵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攻其惡的其訓為己。
後二句乃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之義。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中正Vs正中
「中正」之由來 易經六畫為一卦。二、五兩爻分居下卦及上卦之中。陽居陽位、陰居陰位為正位。又中且正,如六二爻及九五爻,則為正中或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字介石,其字源於豫卦六二爻。六二一爻即中且正,故曰「以中正也。」中者中庸、中和之謂。正者,止於一、止於至善。 豫卦: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其他出現「中正」或「正中」一辭的卦有: 需卦:<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彖傳〕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隨卦: 九五,孚于嘉,吉。 乾卦、文言: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乾卦九二居中爻,但不在正位,故不能算是中正之爻。) 巽卦: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比卦: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155245.shtml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大中至正的由來
【聯合報╱黃永武】
2007.12.27 02:19 am
自從〈大中至正別小看〉(96年12月8日《聯副》)一文刊出後,大學、中學的老師們詢問不斷,要求我說得更詳盡明白些。
「大中至正」是淵源於北宋程頤《伊川易傳》的二段話,見於:
1.《易經》恆卦九二:「能恆久於中,則不失正矣,中重於正,中則正矣,正未必中也。」
2.《易經》坤卦彖傳:「乾既稱大,故坤稱至,至義差緩,不若大之盛也。」
程子認為正未必一定是中,中則一定是正,所以中比正重一級;乾是大哉乾元,坤是至哉坤元,所以至比大緩一級。中比正重,大比至盛,便以大形容中,以至形容正,才成為「大中至正」。
後來朱熹的《周易本義》一本其說,所以「大中至正」成了程子、朱子的核心思想。北宋江緯向徽宗進呈的大中至正之道,就是程子之學,中正則不偏不倚,至公無私,至大無極,純全而粹美。這些思想,都從《易經》來的。
今天社會民主多元,政治上人人以為自己是正義的,從客觀看,立場卻未必中,切合了「正未必中」的弊病;人人聲嘶力竭、衝撞至極,從客觀看,器量卻未必大,切合了「至義不若大之盛也」的弊病,因此,程子的大中至正,乃真正是從文化教育上救今日台灣的對症良藥。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振興東北 大連開發區擔先鋒
Source: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3+122007120500519,00.html
工商時報2007.12.05振興東北 大連開發區擔先鋒【李道成/大連報導】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讓大連等東北城市受惠不少,不過偌大的城市裡,往往國家級的開發區都會扮演衝刺經濟的要角。
在大連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城市後,國家級的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大連開發區),就一肩擔起這個海濱城市產業升級的重擔。
從一九八四年成立以來,大連開發區的成長就一直是東北各工業區中的佼佼者。截至去年底為止,這個規劃占地廣達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工業區內,累計產值高達二八三二.六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平均成長率有三九%。
由於規劃完善,同時各項配套措施完整,大連開發區實際利用外資已超過七十億美元,年均成長率四一%。這些優秀的成績表現,在大陸五十四個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生產總值排名第四,利用外資則是位居第六。
在既有的基礎下,又正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頒布,大連開發區利用情勢發展,提出了「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以二次創業為目標,在二年的時間內,頻頻突破以往空間不足與電力瓶頸,讓這個老牌的開發區有如出狎猛虎一般生猛有力。
去年可以說是大連開發區成立以來的大豐收年,挾國務院政策扶持,還有自己的策略選擇正確,二○○六年就批准了一七○個外商投資項目,是開發區成立以來的最佳紀錄。
尤其是全球最大的電腦中央處理器(CPI)大廠─英特爾,看好大連開發區的配套優勢,決定在當地設立十二吋晶圓廠;另外大連化工的PX、PTA與碳化工項目等現代精密化工產業,也都落腳這個國家級開發區。
此外,包括大洋商船、東方精工與鬥山船機等為代表的造、修船產業,一汽大眾汽車的發動機等重要產業項目,也都在大連開發區內落地生根。據了解,正在建設與即將開工的項目全部投產後,將新增一千二百億元的工業產值,相當於開發區二十二年的總和。
實際上,大連開發區已逐漸摒棄以往的招商模式,改採做好服務,讓這些全球知名廠商在區內創造良好績效後,自然會產生一種新的「以商引商」招商引資模式。
以土地利用價值計算,大連開發區內的每平方公里土地大約投入一億元成本,利用外資約六億美元,工業產值則有二○八億元,創造稅收六億元,這個成績在東北地區可以說是相當亮麗。
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實施後,大連開發區的產業招商就升級了一大步,不僅大公司、大投資增多,甚至一些全球型的跨國企業,包括輝瑞亞洲財務中心、通世泰IT中心、中遠總部等,都不約而同選擇在開發區內設立區域總部,讓這裡的「總部經濟」呈現高度發展、快速成長。
就以英特爾在大連開發區的投資案為例,當初這家半導體大廠選擇這裡,一方面是基於自己的戰略布局考量,但大連開發區的行政效率良好,則也是英特爾最後下決定的一個重要關鍵。
為了因應大連的整體發展,開發區最近二年來,還啟動了一系列的各類園區建設,包括中心工業園、IT產業園、光電產業園、大孤山臨港工業區、城北工業區等;這些新工業區正是讓這家老牌開發區再次發光發熱的重要依據。
張貼者: 陳明德 (Minder Chen) 於 晚上8:33 0 意見
標籤: Outsourcing
論語:禮之用和為貴
Courtesy is the lubricant for the harmony of the society. 論語: 禮之用和為貴章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筆記】禮者,理也。理者,有條不紊。先王,古聖先王。「斯為美」斯,以此。以此和為美。「小大由之」由天子至於庶人一是皆以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和的過份而不能以禮節制之。
【按】有子說:「禮的最寶貴的作用,便是在促進人際間的和穆相處。古聖先王所遵行的制度中,以禮最為美好充實,事無大小、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有禮法可遵守而為行事之準則。但若是一昧強調和,只重視和樂的氣份,而不能用禮來節制其行事,這也是行不通的。」
《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易經》乾卦彖辭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中和之道與太和之氣,乃中國文化之特色,並且實現於行禮之間。
張居正曰:「禮之體雖嚴,而不至於拘迫;其用雖和,而亦不至于放縱。」
【朱註】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和者,從容不迫之意。蓋禮之為體雖嚴,而皆出於自然之理,故其為用,必從容而不迫,乃為可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為美,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論語:君子不器章
Be a generalist while claim some specialties.
子曰:「君子不器。」
【筆記】不器是指隊於一技一藝。器的量有限。君子不器故能容。「容乃大」,與天地同其德。君子貴通天下之志,以知民之好惡。「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按】孔子說:「君子不要像器物一樣,不應以有單一技能的專家自滿。要博學廣聞,成為俱有多項專長的通才。」
孔子曾自道:「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圍棋大國手吳清源曾告誡林海峰說:「逐二兔,則一兔不得。」這是說一心不可二用,一個人什麼事都想做,什麼事又不肯專心一致地去做,終究一事無成。現代人必需在「技多不壓身」和「術業有專攻」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其實各項專業,若能觀其會通,則能從其中學到許多相通互補之處,以相輔相成,學者不可不察。總而言之,為學,要有專精之處,而有所自立;又要廣博,故能不拘泥於一隅。現代許多大學中強調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與「君子不器」的 觀點不謀而合。
胡適勸人讀書不但要精,而且要博 ,他說:「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專門學問。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覽。博大要幾乎無所不知,精深要幾乎惟他獨尊,無人能及。他用他的專門學問做中心,次及於直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於間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於不很相關的各種學問,以次級毫不相關的各種泛覽。這樣的學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故曰:「為學應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張居正曰:「人有一材一藝的,非无可用。然或宜于小,不宜于大。能于於此,不能于彼。譬如器皿一樣,雖各有用處,終是不能相通,非全才也。惟是君子的人,識見高明,涵養深邃,其體既無所不具,故其用自無所不周。大之可以任經綸匡濟之業,小之可以理錢穀甲兵之事。守常達變,無往不宜。豈若器之各適于用,而不能相通者哉!所以說君子不器。夫此不器之君子,是乃天下之全才。人君得之固當大任,至于一材一藝者,亦必因人而器使之,不可過于求備也。」(《張居正評講論語》)
林則徐題於書室的一副自勉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君子不器」一語可用於自學上,也可以用於用人方面。
【朱註】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